:::
最新訊息
-
2018-07-04 15:26:47
學華語到台灣 教部首辦印度華語教師研習班
印度9名大學華語教師本週到台灣,參加教育部首度舉辦的印度華語教師研習班。教育部表示,為期2週的研習涵蓋華語教學師培課程、文化體驗及參訪行程,絕對讓這群印度教師感受到「學華語到台灣」的優勢與價值。 全世界學華語的人愈來愈多,在印度更已成為大學生熱門選修的外語之一,印度政府也將華語列為從國小六年級起可選修的外語種類。 為增進印度華語教師對台灣華語教學的了解,教育部首次舉辦印度華語教師研習班,並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規劃課程。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科長林曉瑩表示,許多課程都為印度的華語教師量身設計,兼具理論與實務,包括華語語音學、漢字結構分析,並將帶領老師們體驗三峽藍染、鶯歌陶瓷,及參訪故宮博物院、樹火紙博物館與桃園酒廠。 林曉瑩指出,相較於中國大陸的漢語教學,台灣的華語教學比較生動有趣,還會融入多媒體教學設計;更重要的是,可讓學習者了解許多中文字的演變過程,以及這個字在正體字與簡體字的異同處。林曉瑩:『(原音)正體字推廣的部分,其實我們可以了解到它們的字裡面所蘊含的意義,那比如說愛心的「愛」,簡體字裡面是沒有「那顆心」的,我們的愛是很完整,「有一顆心」,諸如此類的,我們就讓他體驗到說這個字它裡面所蘊含的意義,還有它從過去到現在它的結構是怎麼樣的演變,加深他們跟中華文化之間做一個連結。』 教育部期望透過這次研習課程推廣台灣華語文教育的優勢及特色,讓這群教師返國後,能有效運用在華語教學課堂活動,進而增加印度學生來台學華語的動機,同時希望未來能與印度在華語教學、認證、師資及教材方面擴大交流。 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臺新聞網 -
2018-07-03 16:09:47
學華語到臺灣-2018年印度華語教師研習班開鑼囉!
為促進印度與臺灣華語文教育之相互交流,增進印度華語教師對我國華語教學之瞭解,教育部首次辦理為期2週之2018年印度華語教師研習班,並於107年7月3日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舉行開訓典禮,出席人員包括印度台北協會賈旭明副會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及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張金淑副司長等,典禮簡單而隆重。 隨著學習華語的人愈來愈多,華語已成為21世紀的強勢語言,根據民族語言網統計,全球華語使用者已達到11億人,占全球人口七分之一,各國也紛紛投入資源學習華語,如目前華語逐漸成為印度大學生選修的熱門外語之一,促使印度政府開始重視華語教育,並將華語列入六年級起選修外語之一。 教育部張副司長於致詞時表示,臺灣在華語教育推動上,除了保留傳統正體中文字外,更有優質的華語教材;來臺灣學華語,除了可體驗中華傳統文化,亦可感受到自由民主的生活環境,及友善熱情的臺灣人民,這是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所體驗不到的。另外,臺灣目前有56所華語中心可以自境外招收外國學生來臺學習華語;並有18所大學設有華語文教學系所,培育國內外華語教學專業人才,也發展華語文能力測驗(簡稱TOCFL),用來評量外國人士的華語文程度。臺灣提供外籍人士從華語文課程、師資、認證與教材等全方位的優質產品及專業服務,一定可以滿足印度對華語的所有需求。 本次課程特別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規劃,課程研習特別針對印度華語教師們所設計,兼具理論與實務,內容豐富而多元,包含華語教學師培課程(如:華語語音學、漢字結構分析等) 、文化體驗課程(如:三峽藍染、鶯歌陶瓷等)及參訪行程(如:樹火紙博物館、桃園酒廠等)。教育部期望透過本次課程推廣臺灣華語文教育的優勢及特色,讓印度華語教師返國後能有效運用於華語教學課堂活動,提高印度學生來臺學習華語動機,亦希望未來能與印度在華語教學、認證、師資及教材等方面擴大合作。 資料來源:YAHOO!奇摩新聞 -
2018-06-28 16:06:39
印度華語教師台灣行 盼學正體字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德里28日電)教育部委託台北教育大學7月首次在台舉辦印度華語教師暑期教學研習班,10位獲選的印度華語老師今天與駐印度代表田中光交流時期待能學正體字,了解中華文化。由教育部委託台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舉辦的2018年印度華語教師暑期教學研習班,將於7月2日起展開為期兩週的課程,內容包括華語語音、語言教學法、漢字結構分析、華語聽說、華語文讀寫等,並納入剪紙、篆刻和文化體驗等課程。這是新南向政策下,教育部首次為印度華語教師舉辦華語教師暑期教學研習班。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秘書陳奕達說,10位獲選的印度華語老師來自古茶拉底國立大學(Central of University of Gujarat)、加爾克漢德國立大學(Central University of Jharkhand)、錫金大學(Sikkim University)、德里大學、尼赫魯大學(JNU)的年輕助理教授和各學院或中小學兼任華語教師。駐印度代表田中光今天在駐印度代表處,與準備赴台參加首屆印度華語教師暑期教學研習班的華語教師們交流。田中光指出,台灣是唯一還保存最傳統中文和中華文化的地區,是學習華語的最佳選擇。印度華語教師們赴台後可進一步學習正體字,並結合過去所學,了解漢字的意涵,正確地教導學生學習華語和漢字。田中光也建議印度華語教師們,除學習華語教學知識外,更應在台熟悉中華文化,與台灣年輕人多接觸,同時也讓台灣人能了解印度文化。他認為,以語言為鑰匙,藉此促進台印間的文化了解與連結,且多結交朋友,正是這項課程的主要目的。德里大學華語講師阿西(Ashish Ahuja)說,他曾多次到中國學中文,但沒機會去台灣,他知道台灣比中國更好地保存中華文化,盼此行能學習正體字及更深入的中文。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助理教授高適(Kaushal Kishore Chandel)指出,在印度教華語面臨許多困難,尤其華語教材過於老舊需要更新,各大學華語教師都在尋找更合適的教材,讓學生能更好的學習語言、語法、文化,甚至是文學及國際關係。這次印度華語教師赴台將會獲得一份台灣編寫、適合外國人學習的華語教材,希望做為印度教師教學上的參考;台灣也歡迎赴台的印度華語教師能參與印台華語教材雙邊共構論壇,共同編寫適合印度人學習華語的教材。(編輯:高照芬)1070628 駐印度代表田中光(右5)與駐印度代表處官員,28日在代表處與即將赴台參加印度華語教師暑期教學研習班的印度華語教師們合影。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德里攝 107年6月28日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 -
2018-06-26 17:10:32
我駐宏都拉斯邢大使與師範大學校長簽署華語文能力測驗合作意向書
我駐宏都拉斯邢大使與師範大學校長簽署華語文能力測驗合作意向書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0626 09:11:37)我國駐宏都拉斯大使邢瀛輝6月21日上午在宏國師範大學與校長迪亞斯博士(Dr. Hermes Alduvín Díaz)簽署華語文能力測驗合作意向書,迪亞斯校長感謝我國提供華語師資於該校開設華語課程,透過華語課程加強兩國學術及文化交流,更彰顯兩國多年友好情誼。此次首度合作辦理華語文能力測驗海外施測,除可使宏國華語教學系統更具完整性,也是對於該校的一種肯定。 邢大使致詞時感謝師大自兩年前首先與駐宏大使館合作開設華語課程,今年又首次在宏國合辦海外華語文能力測驗,除提供學子學習外語機會,並經由華語課程接觸我國傳統文化,開拓國際視野,深化兩國學術文化交流。 華語文能力測驗今年將首度在宏國舉辦,6月30日辦理預試,報名人數超過40人;10月13日舉行正式考試,考試分為4個等級,合格者將獲頒教育部或華測中心之合格證書。 訊息來源:駐宏都拉斯大使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36522.aspx 資料來源:蕃薯藤 -
2018-06-25 16:58:01
成大承辦兩華語課程 美學員進修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成大華語中心受到美國官方肯定,今年持續擔任美國國務院關鍵語言獎學金課程CLS和台灣暑期語言獎學金課程TISLP夥伴學校。五十餘名美籍學員在始業式後,展開為期八週的語言學習及文化探索之旅,深入認識寶島台灣。美國國務院關鍵語言獎學金課程CLS,是美國政府推動學習國際語言的重要管道之一,在培養高級政治外交專業外語人才。二○一六年首度在台灣舉辦,成大是唯一承辦單位,今年邁入第三屆。成大華語中心對CLS課程的規劃包括著重語言學習與應用的語言課程,CLS學員共二十三名,分別來自史丹佛、約翰霍普金、馬里蘭大學等,已有華文底子,課程目標要讓他們在八週內達到學習一年的程度。來自紐約聯合大學的 Taina大學主修經濟學,日後希望在亞洲找到經濟相關領域的工作。她曾在上海學習華語兩年,首次來台期待認識本土文化。至於全程講華語的挑戰, Taina坦言很困難,但會努力做到。就讀西華盛頓大學的 Timothy學過四年華語,溝通無礙。主修經濟的他,希望此次能加強經濟領域的華語應對與詞彙。台灣暑期密集語言課程TISLP則是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與美國國際教育委員會,簽署「新一代美國學生赴台學習華語及文化計畫」合作備忘錄,由成大執行的語言計畫。今年計有卅名學員,分別來自芝加哥大學、喬治城大學、紐約大學等。 資料來源:YAHOO!奇摩新聞 -
2018-06-22 16:39:32
一路向南》ICT新解:印度-華語-台灣
印度是潛在龐大的華語文市場、台灣有豐沛的優秀師資,兩者應有互利的合作前景。微妙的中印關係則是此項合作的額外助力,印度軍方對於中國籍的華語教師難免心存戒心,對台灣教師則無此項顧慮。但印度的生活環境不如台灣,加上負面新聞渲染效應,台灣華語老師未必對前往印度有興趣。這時便需要官方協助設置平台及提供誘因,才能有效開拓印度市場。 方天賜/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印度中心副主任 在台灣與印度的可能合作領域中,ICT(資通訊科技)是常被提起的項目之一。但在台印關係中,ICT也可以有另一個新解,意指「印度-華語文-台灣」(India-Chinese-Taiwan),也就是以華語文教學連接台印兩國。印度是全世界最大的非華語國家,台灣則有豐沛的華語教學師資,雙邊在華語文教學領域有強大的互補利益,值得重視與推動。 印度由於跟中國的互動所需,對學習華語文衍生特殊的強大需求。首先是來自經貿考量。印度與中國的年度貿易額達844億美元,但印度的逆差也高達517.5億美元。印度雖然是多語言國家,但由於印度商業界也通用英語,使得中國廠商進入印度所面臨的語言問題較小。舉例而言,中國的小米手機2015年在印度舉行發表會時,董事長雷軍就曾上台以英文介紹產品。相對地,印度廠商若不懂中文,進入中國市場的難度相對較大。此外,由於來自中國的旅客增多,印度觀光產業也需要會說華語的導遊。一位印度學者就曾跟筆者聊到華語文在印度的特殊性。他認為,由於印度的英語人口不算少,所以會講英語在印度並不算太大的優勢。但若會講華語,將有很多的就業機會,甚至「可能改變一般印度人的經濟地位」。 講英語在印度並不算太大的優勢。但若會講華語,將有很多的就業機會,甚至「可能改變一般印度人的經濟地位」。(Reuters) 第二則是國家安全因素。印度與中國自1962年發生邊境戰爭迄今,雙邊關係仍然緊繃,邊界問題迄今無解。去年夏天,兩國便在邊境的洞朗地區發生73天的軍事對峙。基於國家安全考量,印度的國安及軍方迫切需要掌握中國的相關資訊,中文能力便是關鍵。若印度本身沒有足夠的中文人才,那只能仰賴及解讀二手的英文資訊,難免有所落差。因此,印度的軍方、情報及外交部門都需要華語文的訓練。印度內政部長辛格(Rajanth Singh)去年10月巡視印藏邊防部隊(Indo-Tibetan Border Police)時便強調,印度軍方,特別是印藏邊防部隊,需要學習華語文。今年二月的報導則披露,印度邊防部隊已經選派25人到大學進行一年的華語文憑課程。但這樣的選訓人數並無法滿足長達2000多公里的中印邊界及近9萬邊防部隊所需。 隨著中國崛起帶來的經濟交流及安全威脅,印度社會需要學習中文的需求不斷升高。印度政府便在2011年正式開放全國的中學可以開設選修華語文課程,但印度自身的的華語文教學能量並無力滿足此項需求。印度大學設有中文系所的學校也不多,以尼赫魯大學、德里大學、國際大學等校為主。若與東南亞等地相較,印度的華僑人口相對很少。全印度只有加爾各達的僑界稍具規模,也無法提供大量的中文師資。所以當年教育部長吳清基訪問印度會晤印度人力資源部長席保(Kapil Sibal)時,對方才會說出需要一萬名中文教師的說法。因為當年印度有一萬多所中學,如果每所中學派駐一位以上的華語老師,總需求就在一萬以上。這樣的說法雖然過於籠統,卻印證印度自身難以滿足華語文師資的龐大需求。 在此情況下,中國的孔子學院原本可以趁隙而入。但由於中印關係微妙,印度官方骨子裡並不歡迎於孔子學院。目前全印度僅有孟買大學及韋洛爾科技大學兩所學校與孔子學院合作。印度也不太可能找中國人士來幫軍方上華語文課程。在這樣的條件下,台灣華語文教學成為印度絕佳的選擇。 台灣的華語文教學能量相當充沛。以教育部的資料為例,2014至2016年間,每年都有1500人以上報考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並分別有327、263、283人取得證書。但教育部每年選派赴國外大學任教的人數為66、111、159人,顯示其中有不小的落差。教育部年報便坦承,「目前我國華語文教育市場落點仍有侷限,與華語系所、華語中心之夥伴關係尚未完善,亦未與當地漢學家及當地華語教師建立聯繫管道。」 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教育部在今年3月修訂公告《補助選送華語教學人員赴國外學校任教要點》,規定每位華語老師的終身只能接受4年補助,希望藉此擠出空缺給尚未獲得選派機會的老師們,但也招來將華語老師當成用過即丟的「免洗筷」之批評。 印度政府在2011年正式開放全國的中學可以開設選修華語文課程,但印度自身的的華語文教學能量並無力滿足此項需求。(Hindustan Times) 若將上述的背景綜合起來,印度是潛在龐大的華語文市場、台灣有豐沛的優秀師資,兩者應有互利的合作前景。微妙的中印關係則是此項合作的額外助力,印度軍方對於中國籍的華語教師難免心存戒心,對台灣教師則無此項顧慮。但印度的生活環境不如台灣,加上負面新聞渲染效應,台灣華語老師未必對前往印度有興趣。這時便需要官方協助設置平台及提供誘因,才能有效開拓印度市場。 台灣官方目前主要是透過在印度大學內設置「台灣(華語)教育中心」的方式,展示及輸出台灣的華語文教學。從2011年迄今,已在印度境內7所大學派駐華語老師,包括著名的印度理工學院。就數量上來看,更遠勝中國孔子學院。在當前中國凌厲的外交攻勢下,印度台灣教育中心的成效顯得格外醒目。 事實上,印度台灣教育中心在成立之初面臨許多波折。原先承辦這個案子的學校因故退出,後來改由清華大學的王偉中教授接手推動,加上當時駐印度的翁文祺大使及張俊均參事全力支持,才順利啟動台灣印度教育中心計畫。這個計畫也一度面臨經費不足問題,則是仰賴現任駐印度的田中光大使奔走協助解決,才讓台灣教育中心得以續存運作。 可惜的是,新南向政策推動至今,雖然有更多的單位試著開拓印度華語文教學市場,但整體而言並未有突破性進展。因為印度整體環境相對複雜,與印度的合作協商也需要極大耐心跟談判技巧。展望未來,至少有兩點方向可以思考: 首先,建議整合相關資源。目前各單位在印度的經營只見分進,沒有合擊。應該仿效組國家隊方式,以現有的台灣教育中心為主幹,組成華語文產學聯盟。這樣可以讓資源更有效地運用,並快速複製成功的經驗,也有利與印方進行協商,為華語老師爭取更好的教學條件。 其次,建議將對外華語文教學依目的區分為教育性及外交性兩大區塊。現有的華語文輸出大多單純以教學為目標,這部分應繼續保留及運作,並協助台商培育所需人力資源。但就戰略角度而言,台灣也要積極推動外交性的華語文教學,將華語文教學視為外援項目或外交工具,以配合國家的外交政策及戰略目標。以印度為例,便可利用此項工具與印度國安、軍方或外交部門建立連結。這類的合作勢必超越教育部門的職權,故應該設立更高層級的單位來主導及提供資源。 台灣的外交籌碼並不太多,華語文教學則是推動台印合作的一張好牌。但華語文教學似乎還未得到足夠的重視。期待相關單位能更積極地規劃與作為,以免浪費了這張難得的好牌。 資料來源:自由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