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 Activities
公告及活動
-
2019-12-24 13:59:17
華辦推廣活動集客有口碑,臺灣華語文教學年會圓滿落幕!ㄣ>
2019 ATCSL第18屆臺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假實踐大學舉辦,於上周日(12/22)圓滿落幕,今年活動依舊吸引了全臺對華語文有熱忱的夥伴前往參加,國內外華語文教師齊聚一堂,互相交流觀摩與分享教學經驗,藉此盛會進一步增進臺灣華語文教學知能,提升華語文教學品質。 全球華語文教育專案辦公室(Office of Global Mandarin Education)當然也不會缺席這場盛會;除了宣導華語文相關政策,更要跟老朋友敘敘舊,也藉此機會讓更多人善用專辦資源、發揮專辦功能,活動設計以高互動性,並具高度參與感的行銷推廣快閃店概念,規劃有趣的幸運籤轉扭蛋活動與高人氣的Line@集點卡活動,有效推廣教育部華語文資源與華語101等線上課程,藉由不同主題式且搭配教學意涵的精美華辦文具組等禮贈品推廣,成功吸引眾多海內外華語文教學人員與研究學者的目光,一同來共相盛舉。 除展場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場內推廣則與華測會、國教院共同發表以「教育部華語產業輸出大國八年計畫成果發表」為題,介紹華語政策資源、華辦網站及相關服務等活動,期能藉由本場主題分享,與各華語文機構與教師了解並能善加運用教育部各式資源,現場介紹線上華語文教學課程、師資教材等資源,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冀能帶動未來華語文教育推廣更多合作契機。 有關華辦介紹華語政策資源、華辦網站及相關服務簡報資料,請參見附檔檔案! -
2019-12-12 15:29:17印度旁遮普省首個台灣華語教育中心開幕ㄣ>
印度旁遮普省第一個台灣華語教育中心今天在吉特卡拉大學(Chitkara University)正式設立,希望能讓更多印度學生學習正統華語,促進台印交流。 首個台灣華語教育中心12日在印度旁遮普省(Punjab)吉特卡拉大學開幕,駐印度代表處副代表陳志浩和教育組組長陳立穎受邀出席開幕剪彩儀式。 這是教育部為提供印度學生學習華語機會,藉此了解台灣文化,促進台印間的教育交流合作;為選派華語教師,從100年起全額補助清華大學與印度各校交流所開拓的第8個台灣華語教育中心,加上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的努力,在印度已有18個華語教育合作據點。 吉特卡拉大學精通中文的創辦人吉特卡拉(Ashok Chitkara)在台教中心開幕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讓學生有最好的師資學習華語,中心也是提供雙邊交流的作家平台。 陳志浩則在致詞時指出,教育部選派華語教師首次在旁遮普省、在吉特卡拉大學負責華語教學,台教中心也將提供有關台灣高等教育的第一手消息包含赴台留學的現有課程與獎學金等相關資訊,希望有更多吉特卡拉大學和旁遮普省的學生能到台灣留學。 根據教育部統計,2018年已有2398名印度學生赴台求學,而印度主流媒體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也報導,台灣是印度學生選擇高等教育環境的最佳目的地之一,教育部為鼓勵更多印度學生選擇赴台求學,也逐年增加提供給印度的獎學金名額。 陳立穎說,台教中心如同印度與台灣間的教育平台,教育交流已是台印間最重要的交流項目,更可促進印度學生初步了解台灣後,讓台灣成為他們心目中求學深造的最佳選項之一。 在開幕儀式上,吉特卡拉大學特別找來印度學生朗誦唐朝的李白、明朝的楊慎等知名詩人的詩詞,讓台教中心的開幕變充滿中華文化氣息。 來源:中央社 -
2019-12-12 12:12:44高師大攜手新加坡華文教總 舉辦「華文教學國際論壇」ㄣ>
2019年「第九屆華文教學國際論壇--多語環境下華文華語的教與學」,今天在高師大和平校區行政大樓國際會議廳開幕,來自新加坡、香港、大陸、台灣、韓國、澳洲等國家地區的專家學者參加,會後並到幼兒至國高中的教學現場參訪觀課。 第九屆華文教學國際論壇由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與新加坡華文教師總會主辦,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及高雄市教育局協辦。高師大校長吳連賞與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教授鍾鎮城主持開幕式,邀請新加坡華文教師總會理事長湯俊杰及高雄市教育局長吳榕峯出席致詞。 論壇策辦人鍾鎮城表示,第九屆「華文教學國際論壇」與會專家學者,分別來自新加坡、香港、大陸、台灣、韓國、澳洲等國家地區。會中特別邀請到多位華語教學、教育、資訊領域相關專家學者,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教授周清海、前IEEE(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學會)學習科技技術委員會主席陳年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領域專家蔡敏玲、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副系主任謝家浩等,進行主題演講。 為期兩天的學術研討,除主題演講外,還有13項不同子題的論文發表。高雄市教育局並安排與會學者專家12月9日至幼兒至國高中階段多場教學現場,參訪並觀課,以促進了解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建立了台灣學校與世界教育交流的平台。 -
2019-12-12 12:11:59河內華語教學研討會 台越老師分享文化差異ㄣ>
「2019年越南順化以北華師研討會」今天在河內市舉行,台灣和越南教師齊聚一堂,互相交流觀摩與分享文化差異,藉此幫助台灣老師融入越南社會,提升越南華語文教學品質。 「2019年順化以北華師研討會」由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與文藻外語大學主辦,希望藉由這項活動提升教育部選派在越南任教華語老師教學知能,並提供教師們互相交流觀摩的機會,了解越南華語教學情境,提升海外華語文教學績效。 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組長李明、秘書張舒晴、文藻外語大學華語中心主任戴俊芬等代表出席。 這次華語教師研討會,台灣教師有12位參加,同時邀請越南河內法律大學、河內外貿大學、河內第二師範大學、昇龍大學、河內開放大學以及寮國VITA技術學院老師出席交流。 主辦單位邀請河內國家大學所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阮黃英(Nguyen Hoang Anh)教授發表「跨文化之異同」;在日本大學任教的姜君芳老師在會中發表「大班教學技巧」;非凡教育中心張瑜倫老師發表「越南生活大小事-面對台越文化差異」。 另外,與會者也分享越南高校華語文教學現況,以及面臨的問題。 李明表示,教育部選派在越南任教的華語老師適應狀況良好,希望藉由這次研討會,讓教師更加能夠融入越南社會以及熟悉當地的華語教學環境。 -
2019-12-05 16:41:43AIT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讚揚學台語的好處ㄣ>
在精通多國外語的外交官中,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歐雨修(Matthew O'Connor)可能是少數能以流利台語招呼採訪者的人。歐雨修,現年47歲,生長於美國馬里蘭州,為喬治城大學外交事務碩士班的校友,於1994年抵達台灣,在國立師範大學(NTNU)學習華語,並在台灣居住了8年。除了在NTNU工作兩年外,歐雨修從2006年至2010年任職於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之後在2017年8月於高雄就任現職。歐雨修在最近與中央社的訪談中,描述了他在25年期間見證的台灣變化,包括公共運輸到空氣品質各方面的驚人進展。不過,他表示在高雄任職的期間非常特別,由於南部普遍講台語,而他在台語方面的認識成為他最大的助益,也在此認識了台灣全新的一面。歐雨修表示,他從2006年開始學習台語,純粹是因為「許多人的母語是台語」。歐雨修在陽明山的AIT語言學校接受基礎學習之後,即養成持續學習的習慣,以彌補匱乏的台語學習教材,例如聆聽台語新聞廣播、與計程車司機和公車上的乘客交談,並尋求家教協助。近來,歐雨修在AIT高雄分處展現擁有的技能,以台語發表佳節問候,包括在農曆新年和美國感恩節推出問候影片。歐雨修表示,研習台語讓他「克服語言和文化的隔閡」,免除在工作上可能會遭遇到的問題,並體會高雄居民的「溫暖」和「好客」,他形容這是20年來,從澳洲到日本與伊拉克之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問及他對南台灣的熱愛時,歐雨修回憶起陪同台灣職棒明星林子偉,回到位於高雄偏鄉山地原住民區那瑪夏區之小學的情景。他表示:「該處遠離台灣都市塵囂的大自然美景與文化,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的任期將在明年夏天屆滿,妻子和五個孩子等待著他回到位於密西根的家,即使如此,歐雨修表示他在離開台灣之前還想要做幾件事,包括拜訪美濃區、高雄著名的客家文化中心,以及攀登台灣最高峰玉山。此外,他將會持續精進台語,因此,若是您在高雄的街上遇到歐雨修,可以直接向他說「哩賀 (Li Ho)!」來源:中央社 -
2019-12-02 17:13:36義大華語文教育有亮點 馬國師培團訪義大ㄣ>
【大成報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25位來自馬來西亞柔佛州的國民中學華語教師,11月25日到訪義守大學,參加為期11天的華語文培訓課程;除了交流海外華語教育現狀,他們對義大此次特別安排創新教學和青少年心理輔導等課程,甚感興趣,相信此行將能滿載而歸。 義大長期耕耘和協助海外師生華語文教育,在歡迎開幕典禮上,義大「國際及兩岸合作事務處」副處長黃耿祥代表介紹學校特色,提及義大目前有288位來自馬國的學生,包含3位就讀於「學士後中醫學系」,學業表現良好;他期許此次來訪的師培團能以在義大的豐富收穫與美好經驗,持續推薦更多馬國人和學生到義大就讀。 柔佛州師培團團長紀妙芝分享說,在馬國的華語文檢定考中,柔佛州考生占全國25%,展望未來能與義大持續合作發展華語文教育,尤其義大華語文中心特別規劃創新教學及青少年心理輔導等課程,格外充實,而能來到美麗的寶島學習,由衷感謝義大的熱情接待。 學員呂學華老師指出,義大的華語文課程編排相當具有系統與實用性,其中茶藝課、班級經營與黃寶珊主任的創意教學,令他印象最深刻,尤其是世界各地文體的介紹,更是讓人大開眼界,十分有幫助,回國後他也會加以延伸,嘗試更多創新教學方法。 義大「華語文中心」主任黃寶珊表示,在馬國當地的華語師資中,10位裡面通常只有兩位是中文系畢業的,但這團有近三分之一的學員為相關科系畢業,相信學習成效會更好,期待他們在短時間內能將充分吸收最新、最有效的華語教學知識與技能,並將臺灣的教學優點帶回馬來西亞盡情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