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專欄
在後疫情時代數位教育的發展下,華語學習不只成為重要的國際需求,更發展出多元的學習模式。而經過多年發展的實踐大學(下稱本校)華語中心也逐漸找到自身品牌定位、建立多元化課程設計與國際合作模式,展現出與其他教育機構不同的特色,並持續在藍海中拓展生源。以下將簡要地分享本中心就行銷上所運用的三個策略,期望為華語教學機構提供啟發,讓華語教學產業發展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策略一、品牌與核心價值
自2014年成立以來,本中心選定以「打造優質學習體驗」為願景,透過結合語言教學與臺灣文化,為學生提供兼具深度與樂趣的學習環境。本中心專注於國際市場需求,主要服務對象包括準備升學的高中生、交換生、進修的社會人士,以及無需簽證的在地外國居民。
為應對教育市場的挑戰,本中心進行深入的市場分析,了解不同國家的學習者需求。例如,針對中學生的升學需求設計華語文能力測驗導向課程,針對社會人士提供彈性的夜間班與線上課程,同時針對國際遊學團,安排深度文化體驗活動,讓語言學習與文化融為一體。最後再把「顧客旅程地圖」概念應用於接觸學習者的過程,不僅招攬了來自美國、韓國、加拿大等地的遊學團,更讓本中心在國際華語教育中樹立了鮮明的品牌形象。
策略二、創新與多元並進
品牌形象的成功塑造離不開策略性的行銷規劃。注重課程品質,並強調「與眾不同」的教學模式。自2021年起,中心大力推動線上課程,結合任務導向學習與真實情境語言體驗,服務對象遍及美國、韓國、日本、義大利等國。每一門課程都朝向客製化發展,從主視覺依據合作學校的文化差異設計到說明會發放具生活實用性功能的學生手冊,再到語伴交流結合校本位之任務活動與充滿感人回顧影片之結業成果發表,讓每個環節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同時也在學習歷程加入社群媒體如Instagram、Line、Kakao Talk作為評量的媒介。
除了課程創新,本中心也積極利用社群媒體與國際教育展,提升品牌曝光度。例如,透過分享學生的學習故事與活動紀錄,吸引更多潛在學生,讓「實踐華語」成為許多合作學校選擇遊學時的首要選擇。此外,中心不僅深耕原來的「紅海」傳統市場,更以開發「藍海」市場為目標,如韓國不只與首爾、釜山等大城市的學校合作,也與忠清南道、全羅南道的教師協會或教育組織合作,拓展至臺灣其他學校尚未廣泛涉足的區域,增加品牌影響力。
策略三、資源共享創造共贏
對於剛開始起步的中小型華語中心而言,孤軍奮戰遠不如攜手合作。本中心積極與校內國際事務處、姊妹校及國際海外駐組機構建立夥伴關係,拓展跨國合作機會。例如,透過與教育部的「臺灣優華語計畫」及僑務委員會的海外語文計畫合作,華語中心得以觸及不同的國際教育項目,進一步強化品牌知名度與市場佔有率。
此外,藉由密切關注政府補助計畫,並透過參與標案獲取資源支持,提升了財務穩定性與運營效率。同時,針對想經營的重點國家,更要與該國外交人員密切聯絡,這些合作機會不僅能帶來穩定的生源,也能為課程的多樣化與創新提供了實質的基礎。
挑戰與展望
儘管在國際招生與品牌行銷上開始有些許進展,本中心確也面臨了一些挑戰與難題,例如宿舍資源不足、場地有限等問題。同時,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與政策變動,也可能會影響國際招生與合作計畫的穩定性。然而,選擇將挑戰化成不同的可能性,透過深化既有市場與探索新機遇,進一步鞏固合作夥伴關係仍是必要。
未來,本中心仍會聚焦於品牌形象發展的一致性,並專注於深耕幾個重點國家市場,持續提升國際能見度。同時,本中心計畫善用數位科技與社群媒體,打造更多創新的教學模式與行銷方式。清晰的品牌定位、多元創新的課程設計以及強大的社群網絡合作,是推動華語教育國際化的重要策略。在全球對華語需求不斷增長的趨勢下,期待這樣的模式不僅對其他教育機構具有參考價值,也為推廣臺灣文化與語言貢獻一點心力。
圖片來源:ChatGPT
王政渝
現職
- 實踐大學國際事務處華語中心主任
經歷
- 實踐大學華語中心專任華語行政教師
-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兼任教師
- 菲律賓聖公會中學專任華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