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台灣印度華語教學點比孔子學院多 台師簡繁體都會贏過中師
中國不斷從外交、參與國際組織、強迫國際企業更改台灣名稱等各層面打壓台灣,同時又在海外廣設孔子學院、孔子學堂以擴大軟實力影響力。台灣還能夠在這樣的處境下,在海外擴大軟實力嗎?
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台灣推動的海外華語教學、推廣,就是讓外國見到優秀台灣年輕人國際競爭力,擴大台灣教育、文化影響力的最佳管道。
印度、中國外交關係不算和睦的現階段,更是台灣耕耘當地華語教育市場的關鍵時機。根據孔子學院總院資料,目前中國孔子學院在印度只有兩所,尚未設置孔子學堂。
印度臺灣華語教育中心7個駐點 贏過中國2個孔子學院
海外華語教育中以教育部,以及清華大學成立的印度臺灣華語教育中心最看重印度市場的開發與經營,後者目前在印度大學內設點已經7所。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兼校長特別顧問、印度中心主任王偉中指出,台灣華語老師不僅懂簡體中文、繁體中文、漢語拼音、羅馬拼音,還要會包水餃、做天燈、寫書法,在教學中融入自己文化特色,這是非常有優勢的。
他表示,在海外華語教學市場中,印度是相對於西方國家是陌生、尚待開發的市場,俄羅斯、波蘭也都是,這其實有很好的發展利基。到這些國家的華語老師有的直接可以當主管,可以與大學內的高層接觸。許多歐美大學很看重印度經驗,有印度華語教學經驗的台灣老師很容易到歐美國家繼續深造、就職。
高雄師範大學(以下簡稱高師大)、台灣師範大學、文藻外語大學、輔仁大學在海外華語教學師資培訓上都很有成就,其中高師大在印度華語師資培訓、外派上最積極。
高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所長鍾鎮城指出,在面對中國國家力量、龐大資金透過孔子學院、孔子課堂等方式的強力競爭下,台灣海外華語推廣工作上更不容易。他指出,台灣的華語老師、中國孔子學院的老師多是國家外派職務,從這個層面來看,很容易有國與國間競爭關係。
國立清華大學印度中心主任王偉中(左)、高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所長鍾鎮城(右)。(攝影:王秋燕)
中國早在1998年就大挖台灣華語人才
兩岸在爭取美國等先進國家的華語教學市場派出的都是菁英,2006年以前台灣在海外華語教學可以說是完勝的,不過早就不是了。
早期台灣所培育的師資、華語教學系統都是中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等的學習標的,而中國以快速以各大學廣設海外分校、孔子學院、孔子學堂建立自己的綿密華語教學網絡,也給予優厚的老師福利條件,他們確實挖走不少台灣培育出的老師。中國挖台灣師資在1998年就已經開始了。
與台灣不同的是,中國的外派不僅是老師外派,教授外派、行政人員也外派,這個「人海戰術」規模是台灣遠遠不及的。
台灣設在海外的華語教育中心一個據點就一位老師情況不少見。印度台灣華語教育中心李采燕講師就是一個範例,她目前是唯一一位派駐在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的老師。
以自由市場概念經營華語市場
台灣在官方行政預算與協助上有限,因此在經營海外華語教學市場更要有新觀念、新作法。
鍾鎮城表示,「不同於其他國內系所,高師大是以自由市場概念去規劃華語師資的教育、就職。我們拉高自己的層面、視野,不單純把中國孔子學院當成僅是競爭對象,國際上的運作,本來就是大家一起合作,一起做大市場。」
鍾鎮城說:「這時更要跳出對立、競爭的老舊觀念。不應該從傳統意識形態切入,我們在教育華語老師時,除專業的教學能力培訓,也著重在他們的領導、管理能力培養。」
印度台灣華語教育中心派駐在印度國立伊斯蘭大學的陳姿靜講師表示,台灣華語老師的教學活潑,比起中國華語老師更有吸引力。
跟著中國老師學一年 程度僅「你好、我好、大家好」
她說:「我有學生在跟著中國華語老師學習1年了,程度僅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階段。不過,他到我班上一年後,已經到達簡單中文對答程度。」
為何有如此大的誤差呢?陳姿靜在1日舉辦的「季風亞洲-印度華語的風華」專題演說中指出,中國華語教師在印度使用的教材一直沒有更新,初級課文裡都還有『同志』的詞出現。」
印度台灣華語教育中心派駐在印度國立伊斯蘭大學的陳姿靜講師。(攝影:王秋燕)
台印無外交關係挑戰多 中國出動大使遊說大學
王偉中對於台灣華語師資在印度市場競爭力非常有信心,他說:「不怕中國華語老師來觀摩、學習,不懂繁體中文的,甚至很歡迎他們到台灣學習。」
王偉中主導清華大學印度台灣華語教育中心設點計畫的推動,在台灣、印度沒有正式關係,兩國教育部也沒簽署任何協議下,印度大學設點的談判、中心籌備全都得靠自己進行。
王偉中坦言,清華大學努力推動更多印度華語中心設立面臨的挑戰很大,中國的競爭幾乎天天都在。中國大使館會派大使、副大使等代表到大學去遊說,說是私人捐款,億萬富翁捐的,就捐一棟樓,這誘惑實在不小。
資料來源: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