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專區
-
2020-03-26 08:40:00
避免群聚感染,建議停辦室內100人以上、室外500人以上集會活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表示,考量集會活動通常人潮擁擠,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具有高度傳播風險,一旦出現疑似個案或群聚事件,將提高防疫難度。因此,指揮中心宣布自即日起,室內超過100人以上、室外超過500人以上的公眾集會活動建議停辦,以減低社區感染的風險。指揮中心說明,至於室內100人以下、室外500人以下的公眾集會,可依據「『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提供之「能否事先掌握參加者資訊」、「活動空間之通風換氣情況」、「活動參加者之間的距離」、「活動期間參加者為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活動持續時間」及「活動期間可否落實手部衛生及配戴口罩」等6項指標進行風險評估,若經評估活動性質具有較高風險,建議應延期或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此外,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該指引也建議活動主辦單位應於集會活動前訂定防疫應變計畫,建立應變機制(如:安排疑似個案暫時隔離或安置空間、後送醫院及後送流程、通報流程等),同時提供集會活動前、集會活動期間的衛生防護措施、人員健康管理等宣導及建議事項。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官方網站 -
2020-03-25 09:10:21
疫情再燒2個月恐大停課 陳時中:教育部一直在演練遠距教學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副總統陳建仁今稱武漢肺炎疫情距離緩和至少還需要兩個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24)也表示,因應更進一疫情發生,教育部分也開始演練遠距教學,教育部則回應,有關大規模停課進行視訊教學作法,近日將邀集相關單位研擬推動方式。 對於封城是否為未來選項之一,陳時中今(3/24)下午在疫報記者會表示,任何情況都是根據疫情狀況進行判定,所有準備大都已就位,教育部分也開始演練遠距教學,以防因應更進一疫情發生,將持續和地方政府開會,解決地方實際面臨問題。 外界好奇教育部是否已經針對各級學校未來是否進行大規模遠距教學,教育部表示,遠距教學是將來學校如因疫情停課或為降低群聚風險時,提供安心就學措施的重要一環,台灣目前疫情控制得宜,尚未正式啟動,日前台中市政府有提到,若全國大停課建議徵用無線4台授課,近日教育部將邀集相關單位研擬推動方式。 教育部也提醒,若學校要提前部署進行「大規模進行線上演練」或「全校性實施遠距教學」,必須妥善公告並說明,以免引發各方無謂揣測,若實施遠距教學,也要掌握學生到課情況,讓學生在家或在宿舍進行學習,不要出入公共場所,這才是為防疫而實施遠距教學本意。 台北市教育局表示,3月5日已經進行19校大規模線上教學模擬演練,並要求所有學校於月底前提報校本補課暨模擬演練計畫備查,月底前完成全校模擬演練。教育局指出,各校倘因疫情停課,線上補課比率應達50%,其中50%應使用同步直播,並應儘速提供停課班級師生2周的課表;台北酷課雲有adobe connect、zoom兩大線上平台供師生使用,同步課程將同時錄影,可提供學生課後複習,酷課雲另有1萬1064支教學影片,提供學生線上學習。 如果學生線上學習有問題,教育局與知之公司合作,提供Snapask「時課問」線上家教課程,讓學生透過載具1對1即時發問,由各大專院校在學生解答。教育局表示,該公司提供北市中學生免費於疫情期間問9萬題國文、英文、數學等各學科,將提供停課班級及學生優先使用,每人最多30題,學生可透過學校申請。 資料來源: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0324/QAHEAI7I6V6HPVTFZMDYVPV4JA/ -
2020-03-25 09:07:40
新增1例境外移入之接觸者確診病例,指揮中心密切追蹤接觸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晚間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引起之本土個案,為北部30多歲法國籍男性(案216),原列為案84之接觸者,居家隔離期間於3月20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經安排就醫及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截至今日確診個案共216例(境外178例,本土38例)。指揮中心表示,經疫調發現,案84曾於來台期間借住本案友人家,本案與案84於該期間曾有接觸,目前掌握本案相關接觸者共29人,將持續追蹤。備註:案84為3月12日入境,16日發燒,18日確診之境外移入個案。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2020-03-24 09:00:08
新增26例確診,包括25例境外及1例本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26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其中25例境外移入、1例本土。境外移入個案為13女12男,年齡未滿5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5日至21日,發病日介於2月22日至3月21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美國、西班牙、荷蘭、法國、瑞士、英國等國活動史。指揮中心表示,新增本土病例為30多歲女性(案186),為某研究機構群聚個案(案168)接觸者,3月17日發病,因案124於3月20日確診,且案168曾有症狀,故案186於3月20日自行就醫並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為該研究機構群聚第5名確診個案。境外移入個案中,出國目的多為旅遊或工作,並包括5起群聚,說明如下:一對夫妻(案170、189)於3月12日至20日赴西班牙旅遊,兩人分別於3月20日、21日發病,經通報檢驗均於今日確診。 案171、174為職場同事,分別於1月12日及2月25日至荷蘭工作,其中案171的兩名家人(案175、178)亦陪同前往,4人分別在3月7日及10日發病,並於3月20日入境時,由機場攔檢通報,4人均於今日確診。 一對夫妻(案172、173)因工作及就學,於去(2019)年12月21日至法國,分別於3月16日及18日發病,2人在3月20日入境時由機場攔檢通報,均於今日確診。 案177為案129同事,兩人於3月11日至18日前往美國工作,其中案129已於3月20日確診,案177於3月19日發病,經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 案195於3月5日至19日與另2名友人前往美國旅遊,其中該2名友人已於3月21日確診(案137、145),案195於3月20日發病,經檢驗亦於今日確診。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官方網站 -
2020-03-23 08:43:31
大專校院實施遠距教學,應掌握學生到課情形,避免社區防疫破口
針對今(21)日臺大校務會議討論遠距教學的實施,提出應依疫情發展逐步調整且須掌握學生到課情形的建議,教育部對此表示支持。教育部指出,遠距教學是將來學校如因疫情停課或為降低群聚風險時,提供安心就學措施的重要一環。但因應疫情而實施遠距教學,需讓學生在家或宿舍進行學習,而不要出入公共場所,這才是為防疫實施遠距教學的本意,否則就是本末倒置。目前學校及許多教授也認真投入準備,但學校除了幫助教授熟悉遠距教學外,也應該在實施時主動協助教授掌握學生線上到課狀況,不能因為遠距教學反而讓學生到課難以掌握,導致在周遭社區或四處群聚而形成防疫破口。 教育部強調,雖然現在不少歐美大學因應當地疫情進入社區感染,全面停課實施遠距教學,希望讓學生盡量在家學習不要外出,這對學生、對社區防疫都是必要作為。但臺灣目前疫情控制得宜,學校如要提前部署,不管要進行「大規模進行線上演練」或是「全校性實施遠距教學」,需妥為公告說明,避免引起外界無謂的揣測擔憂;同時需確實掌握學生到課情形,讓學生在家或宿舍進行學習,而不要出入公共場所,這才是為防疫實施遠距教學的本意。 教育部指出,學校全面停課的衝擊很大,不能輕率為之。因此教育部在2月20日經疫情指揮中心同意發布「校園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停課標準」,一旦學校有師生被列為確診病例,應立即停課並啟動遠距教學,避免群聚感染及進行校園消毒,並同步通報教育部即可,爭取防疫時效。另一方面,如學校沒有確診病例,但基於師生曾接觸確診病例、健康管理對象較多等風險考量,或有大班課程、教室通風不佳等環境因素,學校也可以主動拉高防疫等級,小規模、短期內調整相關實體課程為遠距教學,只要做好授課學習品質,教育部也尊重學校或教授的課程規劃。 但是教育部也特別提醒,學校如果不是屬於因停課標準、小規模、短期內進行遠距教學等情形,而是要「大規模進行線上演練」或「全校性實施遠距教學」時,因為沒有突發疫情的急迫性,學校應將防疫需求考量及遠距教學方式等規劃先行報送教育部檢視後始得辦理。畢竟現在仍在學期進行期間,學校有義務提供完善授課學習品質,並配合防疫需求掌握學生到課的社會責任,學校實施遠距教學仍需對此社會責任自我課責。因此,教育部於3月19日提供「 大專校院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採遠距教學注意事項」,請學校及教授持續準備、精進遠距教學,為將來各種疫情的可能發展,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 資料來源: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
2020-03-23 08:42:23
停留期限尚未逾期之外籍人士,自動延長30日
2020年3月21日(含)以前,以免簽證、落地簽證或持停留簽證入境我國,且停留期限尚未逾期之外籍人士,其在臺得停留期限,一律自動延長30日,毋需另行申請 為因應世界各國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分別採取國境及飛航限制,外交部宣布:2020年3月21日(含)以前,以免簽證、落地簽證或持停留簽證入境我國,且停留期限尚未逾期之外籍人士,其在臺得停留期限,一律自動延長30日,毋需另行申請。惟在臺總停留天數不得超過180天。此項措施將視疫情發展狀況檢討調整。另內政部移民署3月20日宣布,針對逾期停(居)留外來人士推動「擴大逾期停(居)留外來人口自行到案專案」,對於宣導期間及專案期間(3月20日到6月30日)自行到案者,採不收容,不管制來臺期間及最低罰鍰等優惠措施。詳情請參閱該署網站(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2/5385/7229/7238/217253/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外交部官方網站